鲁南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十五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刘楠 时间:2025-09-13


9月12日,鲁南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联盟“十五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在我校薛城校区明理楼113会议室召开。山东省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夫海,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孙祖兴,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院长王剑波,山东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牛书田,徐州工程学院圣彼得堡联合工程学院副院长郭莉出席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丛海林出席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褚夫敏主持会议。

丛海林在致辞中指出,枣庄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求,在师生交流、文化传播、留学生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我校需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找准定位、补齐短板,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与联盟高校一起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国际化动能。

孙祖兴代表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围绕“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创新路径”与“资源整合”两大核心议题提出建议。他表示,在创新路径上,鲁南高校可依托农业科技、文旅融合等特色优势,构建“学科共建+联合攻关”合作模式,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师生交流形式,推动国际化与本土化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在资源整合上,需打破“单兵作战”壁垒,形成“联盟联动、全省协同、内外贯通”的资源聚合效应,主动对接全省教育国际化资源网络,联合政校企社多方力量拓展发展空间。协会将积极为联盟高校反映需求、对接优质资源,助力鲁南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发展。

王夫海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座谈会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会议是鲁南高校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针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十五五”规划编制,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锚定“服务大局”定位,紧扣国家及我省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引进海外优质课程、共建国际产学研基地等方式,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同时依托鲁南文化特色,推动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思维,对照全省教育国际化发展目标,精准梳理自身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举措;三是强化“协同创新”意识,发挥联盟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期待鲁南高校为全省教育国际化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王剑波、牛书田、郭莉分别以《如何做好高校国际化工作规划》、《对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一点思考-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徐州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报告从规划编制的概念、原则、重点方向、实施路径等方面对规划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联盟高校“十五五”国际交流合作规划编制提供专业指导与前沿思路。报告结束后,各位专家同参会人员围绕国际合作重、难点问题展开互动交流。

褚夫敏在闭幕式上希望各高校会后将会议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携手同心、协同发力,共同谱写鲁南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十五五”发展新篇章,为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联盟各高校国际交流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版权所有 © 2009-2010 枣庄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1号综合楼10楼 邮编:277160   电话: 86-632-3785812 鲁ICP备0504